一、损伤程度、伤残等级、后续治疗费;
(1)伤残评定:残疾程度鉴定有关法律、法规、行业的标准,
主要有《道路交通事故伤残十级分类法》,《职业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》,《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》等。
(2)损伤程度评定:从原始损伤及损伤所致功能障碍两方面,对人身伤害案件中的被鉴定人的损伤程度进行评定,为伤害案件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。
使用标准有《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》、《人体轻伤鉴定标准(试行)》、和《人体重伤鉴定标准》。
二、医疗纠纷、因果关系、用药是否合理;
为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依据。鉴定内容:
(1) 医院医疗行为有无过错,
(2)以及医疗过错与损伤之间的因果关系。
三、医疗终结时间的鉴定;
依据《人体损伤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》对受伤人员的误工损失日(治疗终结时间)进行评定。
四、护理期限及人员的鉴定、营养期、误工期限;
损伤至评残之间为止的所需护理期限及人员、误工期、营养期限鉴定。
五、损伤致残后对护理的依赖情况评定;